第092章 琅琅越山复翻水_盛世铸青春
笔下文学 > 盛世铸青春 > 第092章 琅琅越山复翻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92章 琅琅越山复翻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间……”

  有着盛安宁一众人带读,小学生们也跟着读了起来,有些磕绊,隐约还能感受到稚气中的乡音。

  教室的墙壁上,一侧贴着用白色A4纸剪下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侧是用红色钢笔涂深的几个大字“学讲普通话,学写规范字”。

  夏天佑刚刚带着一群小学生把古诗读完,康春骏就从外面搬着一摞书进了屋。

  “门外还有,海升平手里呢!”

  “哐”的一声,康春骏把一摞书放在地上,“这边是一半儿,两本书,一本十几册的样子,我刚问了这个班多少人,按数儿搬来的。”

  “后面那十几本的海升平手里。”

  康春骏话音刚落,海升平就灰头土脸的进了教室。

  “这是……滚土堆里去了?”康春骏带着笑开口。

  “咳咳,呸呸呸……”

  “啊切,啊切……”

  把手里抱着的书放在地上,海升平一个劲儿的吐沙子——仔细看过去就会发现,十几本课外书上纤尘不染,很是干净。

  康春骏见状也不再问,操场上不是很平整,搬着书不注意脚下,自己刚才都差点儿绊摔。

  “你先把书发下去吧。”海升平站到了一边,把身上的土抖落在楼道,“我身上都是土,到时候都弄脏了。”

  康春骏看着海升平,愣了半晌儿,蹲下身子把包装拆开,“好。”

  在夏天佑的帮助下,两人一个顺着,一个逆着,把两本书发给了每个学生。

  “这两本书一本是和课内知识相关的拓展书,大家在课上学的诗里面都会有详细的注释和拼音。”

  “还有一本书是送给各位同学的童书,大家可以和不同年级的同学们交换着看。”

  仁萃学校的一个年级在北京算是人数少的学校,放到这里,和十二个年级基本上一对一交流尚有富裕。

  “嗯,我们翻开第三十六页,里面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古诗《江南》。”夏天佑指着书上的文字给小同学看,“我们看着这里的注释。”

  “汉乐府,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进行配乐,在朝廷祭祀和宴饮的时候进行表演。”

  “所以说虽然这首诗标注的作者说汉乐府,但实际上应当是民间诗作。”别看夏天佑选的是纯理,语文的基础从来没落下过。

  “将来你们到了初中、高中,还会学到《诗经》,诗经里面的风雅颂,风就是国风,也是地方音乐,并非它的采集和编订者创作。”

  转眼就看见旁边的小学生拿着铅笔,一笔一划的在书本上记录起来,一丝不苟的把夏天佑所说的都写在了小小的薄本子上。

  夏天佑仔细看了看,蓝色的封皮,一条条粗细不一的蓝紫色横线,纸薄的透光,用签字笔都能洇到背面。

  阳光顺着窗户照进来,正面光滑白纸反光的有些刺眼,翻过面儿去,毛糙的纸摸上去都能感受到明显的纹理。

  皱了皱眉,夏天佑转过头去看了看旁边的康春骏。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无奈。

  即便是十年前他们刚刚小学的时候,用的本子都要比这样的本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至少也有包了书皮儿、本儿皮儿,至少也是护眼的淡黄色纸,至少也是厚到双面写钢笔字不至于洇的两面儿都看不清晰。

  至于现在的本子,精美印刷的图案,缝线本、活页本、随手能撕页的本、文创国风的本、二次元的动漫元素的本……

  康春骏拎出自己的手机看了看,一个手机壳可能就能够这边学生买上百个本子,一部手机可能就够整个儿学校的教材,一台摄像机可能就够整所学校半年的花销……

  “大哥哥,这里是什么意思。”

  康春骏还在神游,旁边的小同学就已经开口提问。

  回过神儿来,低头看向小同学指着的地方——不知不觉间,那小同学已经看了十几页,两只手小心翼翼的捧着书。

  书上的内容赫然还是乐府诗集的内容,那首自打背过了《短歌行》就被一群学生们打趣的《长歌行》。

  “常恐秋节至,村……春,焜黄华叶摔,衰。”

  康春骏刚才还在愣神儿,小同学还以为康春骏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要问的句子,便对着拼音念出了口。

  谨慎,小心翼翼,磕绊,视若珍宝。

  “我们先看一看注释,这里是指‘我常常恐惧,害怕肃杀的秋天来到,导致树叶儿枯黄,从树上掉落,百草也纷纷凋零,枯黄一片。’”

  “嗯,我看到这里了,只是我没明白这个解释,为什么能够联系到人?”小同学显然已经懂得注释的用法,却依旧听完了康春骏的解释,才再次提出自己的疑问。

  虽说康春骏语文算不上好,但是这些基础的内容还是能讲清的,听着小同学说的话,点了点头,拿起小同学的铅笔,指着书本上的内容解释起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你明白吧?”

  “嗯,看注释我明白了。”

  “那我们结合一下前两句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个阳春就相当于人的‘少壮’,而‘秋节’则是一个人的‘老大’。”

  “这前几句和后面呢,就是用‘青青园中葵’作比,通过阳春和秋节,来比拟人的青壮年和老年,督促学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点点微光的太阳穿透了云,洒满了教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琅琅的书声搅乱了再次聚拢来的山间雾气,太阳光从雾的裂缝中艰难的钻了出来,在教室里洒下星星点点,好像画画的孩子失手打落了满地的金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xwtxt.com。笔下文学手机版:https://m.bxwtx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