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_从北宋开始成仙
笔下文学 > 从北宋开始成仙 > 第11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第110章

  听完这些,佃户们可高兴了。

  地主和老爷们的租子是六成,已经比掌教道子定下的税收要高。

  而且佃户的人头税之类的税收也从来没少过,要是只收三成税,大家日子真就好过了。

  更重要的是,掌教道子说的清楚,佃户们今年不用给地主交租子,只用给长生教交税,交税之后的粮食都归佃户所有。

  当即有佃户站起身大声喊道:“现在能不能去俺家收税。要是你们不想动,俺把粮食先给送来。”

  张青山心中好笑。看来这些佃户们是想趁着官府的人在,要把事情砸实,这样就不用担心官府的人走后,地主们又翻脸不认账。

  税收员让村民们先坐下来,神情严肃的请六名道人站到他身边,这才继续说道:“乡亲们,我们选出道人,就是为了执行长生教的规矩。以后谁跑到村里要求收税,大伙都来找道人们,和他们一起应对。若是道人们应对不了,就去镇上找镇长生教的道人。我们的道人不是过去的保甲,不会搞出各种苛捐杂税,因为我们每一个道人,每个月都可以从长生教领二十贯钱……”

  村民不自觉的发出叹息,二十贯钱,对于普通村民来说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张青山在培训班的时候听说过此事,当时就非常期待。此时听到终于宣布,心中的担忧消散了一大半。

  税收专员则从兜里掏出六贯铜钱,当众分发给六人,又拿出收据让他们写据收。

  拿着笔,张青山觉得手都有些抖。按照长生教的说法,自己以后每个月都能拿到一贯铜钱,一年就是十二贯铜钱。这个数字对于张青山来说,真的是只能想想而已。

  税收规矩已经讲述完毕,村民们又见到张青山等人已经公开拿了长生教的钱,认定了村道人真是长生教的人。

  当天晚上,就有人前来张青山家拜访,乃是本地的佃户。一见面,佃户甚至没有寒暄,开门见山的问道:“青山兄,啥时候开始分地啊!”

  张青山自信的答道:“长生教说了,等秋收之后就开始分地,大伙好歹把粮食打完啊。”

  在临安长生教,张玉清与吴有平等道人正在开会。

  吕梁穿着普通百姓的短衣,一脸风尘的说道:“掌教道子,分地的时候得注意灌溉问题,要留出来河道水渠。”

  吴有平听到这些,忍不住有些埋怨,“吕道长早些说啊。现在有些村子已经开始工作起来了。”

  吕道长并没有因为吴有平这话而不快,反倒是叹道:“这事的确怪我,我真没想到掌教道子就这么干起来了。”

  这下道人们目光里面有些不快,张玉清率先笑道:“难道吕道长不支持分地么?”

  “当然支持。百姓的们的日子太苦了啊。”吕梁叹息道。

  说完,吕梁又问道:“掌教道子,我看你要大建农场,这又是为何?”

  此时吴有平问道:“掌教道子,开垦土地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很多土地都是生地,只怕头一年收成不会好。”

  “这就得看开发的时候能用上多少农具。犁地够深,肥料足够,都能改善产量。积肥这事就得靠饲养牲口。咱们青饲料加工的场地准备的如何了。”

  “掌教道子,咱们从西边地界购买羊,那边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要的价钱可不低。我觉得他们是不是想打咱们的秋风。”

  “不管他们怎么想,咱们不用跟着他们的思路走。生意就是生意,也不能让他们强买强卖。

  咱们派人前去更远的地方购买牲口,去的时候给那些人说清楚,早春羊,秋天的羊。只要他们价钱合理,赶到咱们这里,咱们都收。”

  “有平,你遭遇的牧民问题对咱们打秋风问题,可这样解决,我们可以招募牧民到咱们的饲养场当管理员,如果有牧民想用他们的牲口入股,那是最好。牲口就是他们股本。但是入股之后,牲口就归牧场所有。他们带来的牲口出栏后,我们会按照劳动分给他们红利。”

  吴有平想了想,觉得不乐观,“牧民会觉得咱们是骗他们过来吧?”

  “畜牧业总是要发展的,如果咱们尽力之后他们还不接受,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张玉清说着,就看向吕志新。

  “在临安的牧区建立牧场,由我们派人保护。”

  吕志新有些迟疑:“掌教道子,我们的道兵们扩编速度不够快,得等土改结束之后才有那么多兵力。”

  “最多40天,第一批青饲料就有了结果。那时候我们把合格的青饲料分发到村镇的牧场去,一部分运去牧区的牧场去。我其实在乎的是牧区能尽量的少宰杀些牛羊。”

  吴有平听完后思索片刻,觉得自己可以借用商会的人脉,便答道:“我会派人去和牧区那边谈。”

  张玉清转向负责水利的吕梁:“吕道长,再过两个月就天寒地冻的。有没有能解决冬季大规模牲口供水的临时方法,大概十万头牲口,需要干净的水。”

  吕梁想了一阵,无奈的叹道:“这么大规模的牲口群,凿开冰面取河水肯定不行,容易产生群体传染病。井水安全系数高,但是临安这边还没有运来机械设备,靠人力去挖井只怕是赶不上。但这个问题交给我吧,我会尽力解决。”

  说完,吕梁忍不住问道:“掌教道子为何对饲养牲口这么在意?”

  张玉清答道:“土地已经从地主士绅手里争夺过来,有了土地,临安民众的生存能靠一人几亩地维持,但想有额外收入,非得农闲时节有工作可做才行。”

  听到这里,吕梁觉得对会议谈论的内容有了脉络,既然张玉清已经将水利工程与饲养业进行了整体规划,吕梁来了兴趣,“参与兴修水利以及畜牧业都是掌教道子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吧?”

  张玉清点点头,“这本就是定下的规矩中的一项,只是到临安时间太短,事情千头万绪,到现在才有了推进此事的基础。”

  说完,张玉清对参加会议的吕志新等人说道:“秋后各地盗匪横行,牛羊要养膘,贼寇也要抢东西过冬。咱们对于贼寇绝不会放过!要开始准备剿匪了。”

  “是。”

  剿匪的事情从来不是难点,很多事情能用些手段解决,当下的临安就处于这样的局面。

  剿匪会议立刻开始,本以为是吕志新先发言,然而率先开口的乃是吴有平。

  “掌教道子,我做了个计划,请大家看看。”说完,吴有平拿出了一卷地图,在桌上铺开。

  大家只看了几眼,程若凡就叹道:“竟然做的如此细致!”

  地图是手绘的,临安各地的村镇地形全都在上面,对于已知的山匪贼寇都有详细标准,大到匪帮,小到零星活动的山匪贼寇,他们的活动区域,人数,记录的清清楚楚。

  除了这些之外,地图上标注清楚了大量山匪贼寇袭击过目标。根据被袭击的村落里的人数,武装,地形,时间,当时天气,对山匪贼寇行动的方向,人数,逃脱路径,都做了明确推演。

  通过这样细致的工作,配合了已经了解到的山匪贼寇情况,吴有平对多少案件是本地山匪贼寇所为,多少案件是外地山匪贼寇所为都做出了推断。

  张玉清没想到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吴有平竟然完成如此优秀的参谋工作,正想询问。

  参谋专业出身的黄州笑道:“掌教道子,我最近全心练兵,有平前来请教我的时候我才会回答他的问题,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吕志新跟着说道:“掌教道子,有平向我要了各村里面道人们提交的匪患记录。

  现在咱们在民众心里的地位很的不错,各村人都踊跃的把消息告知咱们,有平真是辛苦了。”

  张玉清明白了吴有平这份计划书的情报来源和技术支持,便让吴有平讲述计划。

  “我们的兵力现在只有一千,大多还是刚加入不久的新兵,兵力散下去定然有各种疏漏。

  现在各村都有了民兵队长,分地之后也能召集起民兵。

  那些山匪贼寇里面的单干户,各村正面遇到就能对付,甚至能抓住。那些逃走的,由镇子上的常备武工队负责接到村里面的消息之后负责道路上设卡,对可疑地区搜查,应该也能应对。

  道兵队不用管这些单干户,要对付那些成股的山匪贼寇。”

  说着,吴有平指向本地最大的两股山匪贼寇。

  “先剿灭他们。”

  说完,吴有平指着周边的地形与道路,开始讲述在何处布置兵力哨卡,断绝山匪贼寇逃走的路线。

  接着该如何收缩包围圈,将山匪贼寇的活动范围逐渐压缩,最后一举歼灭。

  讲完这些,吴有平又点了几个要点。地图上标记的清楚,都是对外地山匪贼寇进出临安地区的交通要道。

  “在这些地区派遣部队,调集民兵防御。防止我们剿灭山匪贼寇的行动中,有其他地方的山匪贼寇进来作案。”

  等吴有平讲完,大家都非常赞叹。

  不过大部分赞叹都是针对吴有平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剿匪的具体战术并不复杂,要么是围攻其老巢,一举歼灭,要么是发现山匪贼寇之后就紧追不舍,穷追猛打。

  这些方法大家都讨论过,吴有平采用的也是一样的方法。

  但是山匪贼寇们行踪飘忽,绝不会傻乎乎的在一个地方等死。

  而且山匪贼寇出身复杂,不少人平日里看着只是普通的农民,有同伙召唤或者瞅见机会的时候就蒙面出来作案。

  有了吴有平的详细分析,山匪贼寇的行动方向就有了一个大致轮廓。即便只是一个轮廓,就能有的放矢。

  张玉清此时完全放下心来,只是补充了两点:“第一,山匪贼寇是个治安问题,能活捉,还是尽量活捉,手上有血债的,公审后处决。

  从犯,送去劳改营里面劳动改造。

  第二,要对山匪贼寇进行攻心,让他们能够交代同伙,以及他们知道的其他山匪贼寇情况。

  这不是靠刑讯逼供就能完成的,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抓只是运气不好,然后在咱们面前装好汉,从而包庇其他贼寇。”

  张玉清起身说道:“既然有了计划,大家就对计划进行修订,然后开始执行,有什么问题,多商量。”

  吕志新、吴有平、黄州等人一起起身答道:“是!”

  核对完最后的账目,请六位村道人签字画押。

  韩海涛把账本仔细收好,就起身向村道人们道别。

  “韩税吏,吃完饭再走吧。”张青山邀请道。

  韩海涛摇摇头,“我得赶紧赶回镇上交账,若是镇上有了培训安排,会请镇长尽快下达公文。”

  听到培训,村道人们都很期待,李青山笑道:“我们都等着镇上给的好消息。”

  民兵队长李正清把韩海涛送到村口,韩海涛在村里最欣赏的就是李正清,到了村口也没立刻道别,忍不住劝道:“李队长。镇上让村里制作的青饲料一定有用。还请李队长抓紧学习,公文上说的清楚,就是那么几个要点。”

  李正清李队长笑道:“韩税吏,俺现在还没办法认全那些字。若是镇上能派些人到村里指点,俺会尽力学。”

  “我会向镇长说明这个事情。”韩海涛答应下来,“不过李队长,我看了镇上的计划,今年会派人到村里组织扫盲,还请李队长务必参加。李队长若是能识文断字,就能如虎添翼。”

  李队长笑了笑,“韩税吏太高看俺了。”

  正要道别,李队长却迟疑了一下。这个平日里很是有主心骨的汉子声音低了不少,“韩税吏,俺真的能学会那些么?”

  韩海涛劝道:“不难,李队长参加了培训班,我听培训班里有句话说得好,识文断字是掌握了一门手艺。只要不是为了掌握了这门手艺之后高人一等,那就很容易学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xwtxt.com。笔下文学手机版:https://m.bxwtx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