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_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笔下文学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135章 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5章 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

  第135章南北榜,刘基你让朕很失望(5K)

  “南北分榜!”

  当中书省的官员们读到此处的时候,已经彻底懵逼了。

  科举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科举有两榜的事情,可是大明的皇帝,却颁布了这么一个榜单。

  李善长看到这道圣旨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深宫中那位皇帝的想法,犹如九渊,深不可测。

  “南北分榜,两个状元,两批进士?”

  “陛下是怎么想的,这不是胡闹吗?”

  “慎言……”

  “可是,可是,前所未有呀,这陛下是为什么……”

  中书省书瞬间变得如菜市场一般,乱成一片。

  比起算学入科举。南北分榜这件事简直就是要了百官的命。

  算学入科举,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这些官员而言,是一个信仰问题加一点利益问题。

  可是南北分榜,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

  本来,南北分榜,至少会有一半人高兴,一半人忧心。

  但比较讽刺的是,诺大的中书省,几乎都是南方人。

  朱元璋还没统一北方,就已经明确了一个基调,就是他要将资源朝着北方倾斜。

  “不行,我要去找皇上说道说道……”

  已经有官员愤而起身,准备去找皇帝理论。

  他一说话,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

  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情,不管中书省中的老狐狸如何勾心斗角,此时都必须站队!

  其中有一个人很尴尬,那就是杨宪。

  他是山西太原人,大概也是中书省少有的北人出身,可是在官场上,他却属于南方的另外一派。

  “杨大人倒是不用去,毕竟你……”

  杨宪被其他人盯着,头皮发麻,他眼珠子一转,却笑起来:

  “既然诸位大人都要去,我也跟去看看!”

  此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望向坐在中间的那个人。

  “李大人,您也说句话……”

  最终,还是杨宪挑头,开口询问李善长。

  李善长神色木然,最终点点头。

  虽然科举怎么改,严格来说跟他并无太大的关系,但他的班底,前来投靠他的人,大多也有自己的立场。

  如果他不做表率,大概会寒了许多人的心。

  李善长站起来,点点头,带着百官出走。

  中书省的大员们,一起朝着皇宫去。

  路上,不断有人知道南北分榜的消息,有更多的官员,自发前往。

  “陛下!”

  ……

  朱元璋在御书房,脸色铁青。

  他在不久之后,已经收到了官员们跪在宫门口的消息,李善长为首,刘基随后前来。

  关于科举改革的事,算学入科举没有引发哗变,南北分榜却做到了。

  “公平,从来不容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让太监出去。

  “父皇,这件事您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科举之事本来也要几年之后,您此时祭出南北榜,难免对动了朝廷根基!”

  朱元璋沉默,旋即摇摇头:

  “如果没有许存仁那件事,没有算学入科举,朕不会如此冲动,可是大势已成,此时推出南北榜未必不是好时机,若是再过几年,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什么效果?”

  朱标刚问出话,却自己领悟了。

  他低下头,不再言语。

  “让他们进来,朕倒要看看,他们想要找找朕要什么结果?”

  朱元璋脸色发沉,他从来不是一个好说话的皇帝,逼宫这种事,除非事件本身真的动摇国本,他是绝对不会退让的。

  不多时,李善长,刘基带着百官前来,乌泱泱跪在御书房前。

  朱元璋从御书房中走出来,脸色平静。

  “哟,都来了?”

  皇帝脸上已经看不出喜怒,只是他讽刺的语气,反而让百官摸不清头脑。

  “说吧,都已经搞逼宫这一套了,怎么现在不敢跟朕说了?”

  朱元璋环顾四周,发现百官迷茫,他们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有人当出头鸟。

  刘基此时,主动站出来,说:

  “陛下,我等为南北榜而来!”

  “哦,伱说说!”

  朱元璋挥手,让太监送了一把椅子过来,然后坐下去。

  刘基低下头,说:

  “臣等以为,南北分榜,有违公平,自古以来,从未有王朝行南北分榜之事,

  历朝科举,向来是择优而去,凭本事取得功名,强行将科举分南北,未免有歧视之嫌?

  臣肯定皇帝慎重考虑,收回成命!”

  “对呀,对呀,大家凭本事考,为什么要分南北榜?”

  刘基说完,他身后的官员跟着议论起来。

  朱元璋面对如此情景,神色未变:

  “李善长,你都带着人来了,你不说两句?”

  一直坐看刘基当出头鸟的李善长被朱元璋盯上,也不得不起身!

  “臣以为,陛下这件事不必急着做决定,反正如今天下未定,开恩科也不急于一时,所以老臣以为,这件事不如暂且搁置?”

  朱元璋闻言笑,李善长这个老狐狸比刘基更加理解自己。

  他没有选择硬刚,而是想将这件事拖得不了了之!

  但李善长和刘基,终究是一个立场。

  “你们想要公平?”

  朱元璋环顾四周,与他视线相对的官员眼神闪躲,赶紧低下头。

  “那朕让算学入科举,你们觉不觉得公平,你们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言语中,极尽讽刺,现场鸦雀无声:

  “别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你们的心思朕不明白,算学入科举,在你们看来不够平民,是因为它破坏了你们优势!

  南北榜,你们觉得不公平,同样因为如此,可是你们想过一件事吗,你们的公平,对北地的汉家百姓来说,是否公平?

  诸位大人,需要朕送你们去北地看看吗……?”

  朱元璋的话,让在场许多人低下头。

  北方,许多人去过。

  大明的官员里边,本来就有许多人是元朝的官,他们如何不知道北方的情景?

  “一个人衣食无忧,一个人食不果腹,他们有没有公平?

  朕可以明摆着告诉你们,朕封南北榜,就是要为了振兴北地,你们觉得不公平?”

  朱元璋死死盯着那些人,百官虽然沉默,却已经用态度说明他们的答案。

  “你们想要公平,朕就给你们一个公平,从今天起在开考恩科之前,谁愿意迁徙到淮河以北落户,朕当他们是北方之人,以后南北榜的好处,你们一样不落下,怎么样?

  谁给朕去?”

  他这话音刚落,百官脸色大变。

  北地苦寒,哪比得上江南的好?

  虽然如今的江南也被战争打得支离破碎,可是就算如此,也胜过北地百倍!

  要他们去北方,那是绝不可能的。

  可是皇帝的要求已经放在这里,不去,就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这些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皇上,故土难离呀!”

  “来人呀!”

  朱元璋一声令下,侍卫扑过去,将那位官员押下。

  “这位大人说故土难离,朕不信,朕今天就要看看,你是不是离得开?流三百里……”

  “陛下饶命……”

  老朱突然的发难,让百官措手不及,他们此时才惊醒过来,眼前这位皇帝,可不是好说话的主。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洪武皇帝刚从马上下来,他身上的血,还没洗干净呢!

  想到此此处,百官胆寒,再也不敢在南北榜上说事。

  一时间,众人噤若寒蝉!

  “你们要的公平朕给你们了,接不接是你们的事!

  可若有谁再拿公平给朕说事,别怪朕帮他公平!”

  “刘基,你给朕进来……”

  朱元璋转身,不再理会那些官员,进了御书房。

  李善长脸色难看,只是盯着刘基跟皇帝进去。

  “走,都回去,没有事做了吗?”

  他回身,挥手,让百官散开,再回头望着御书房的方向,若有所思!

  御书房内!

  刘伯温径自跪在地上,皇帝只是看着他,久久不言。

  “刘基,朕对你很失望……”

  朱元璋一句话,让刘伯温身躯震动。

  皇帝这句话中蕴含的情感,充满真诚,他抬头,却见朱元璋已经走到窗边,背对着他。

  “朕明白你的立场,朕同样有朕的立场!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有相互扶持,也有相互争斗,这些朕都能理解!

  只是朕想不明白,这大明连天下都没定,你们这些人,角色转变未免也太快了!”

  皇帝回头,刘伯温赶紧低下头。

  “咱们这些人,一年前,还是别人眼中的反贼,朕还记得朕没做这个皇帝的时候,你们这些人跟朕还没有这些隔阂,如今你也好,李善长也好……

  一个个都开始算计自己私人利益了?

  你刘基还记不记得,你说心怀天下的话语?

  告诉朕,朕分南北榜,是为什么?”

  朱元璋几乎是用咆哮的语气,质问刘基。

  刘伯温的身体在颤抖,朱标也有些于心不忍。

  “陛下在推动算学入科举的时候,大概还没有分南北榜的想法,想来陛下最近是有高人指点……

  臣思索了一下,以陛下的手段,如果您是一开始就知道,应该会跟算学入科举一起铺垫这件事,可但算学入科举尘埃落定,您都没说,这证明您得到这个建议并打算推行,不会超过三天!”

  朱标正准备劝说朱元璋,刘伯温突然开口。

  老朱不言,朱标愣住。

  刘伯温抬起头,神色平静。

  “所以,给您说这件事的人,也不可能是许存仁,许老做学问也许不错,但想不出这种千秋之策!

  我大明拿下天下之后,陛下要面对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南北方弥合的问题,这个问题臣以为陛下会缓缓解决,直到陛下突然祭出南北榜,

  证明陛下此时已经在铺垫此事!

  因为有算学入科举在前,科举改革大势已成,陛下不想浪费这个好机会,所以才强行推动南北榜!

  我大明拿下大都,就是今日之事,北方的百姓喜迎王师,但同样会对您这位陛下心中多有猜想!

  南人在前朝,是最下等下贱之人,南北汉人,这数百年来几乎几乎反目成仇,北地的百姓被南方的朝廷控制,

  他们也担心这数百年的仇怨,会不会导致屠刀落下!

  陛下分南北榜,也有让天下归心之意!”

  朱元璋颔首,刘伯温还是那个刘伯温,他虽然未必有张异看得深远,但那小子是有仙缘在身。

  刘基几乎是老朱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能看清自己的算计。

  但,也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真的生气。

  “既然你看透这一切,那你为什么要当出头鸟?”

  刘伯温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他苦笑一声,将整个人伏在地上。

  “因为你刘大人已经长出息了,你身边有了依附你的人,你虽然看透朕的想法,却被你的手下裹挟,不得不出来……

  你知道朕的算计,是为了天下大势,也是为了百姓!

  可是你刘基依然选择你的立场,站在朕的跟前?

  你若为了其他事站在朕面前,朕不会如此生气,但这件事,朕对你……失望至极!”

  朱元璋一番话,让刘伯温再也坚持不住。

  他明白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定位,同样是文臣,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心腹,但李善长的为人朱元璋同样清楚。

  相比对方,自己在皇帝心中,大抵还算是个有理想的人!

  朱元璋可以允许自己在朝中结党,跟李善长争斗,但如果他明知公利和选择维私利,那在老朱眼中是很严重的事,

  也是因为如此,老朱才会说出失望二字。

  “臣,辜负陛下信任,请陛下责罚!”

  刘伯温无话可说,就跪地不起。

  朱元璋面无表情:

  “罚俸一年!回去思过……”

  刘伯温不敢多言,叩谢皇恩之后,无声离去。

  朱元璋父子目送他离开,朱标开口道:

  “刘夫子这次确实不该犯错,只看李先生就比他圆滑得多,身为百官之首,他看似为官员们出头,却又什么都没说!

  夫子这次,不如李先生也!”

  朱元璋回头,默默看着朱标,朱标一惊:

  “父皇,难道儿臣看错了?”

  “南北榜之事,你却没学会你张家弟弟说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从李善长的角度来说,他是朕的老兄弟,未来必定能封公侯的人物,他虽然是文臣,是宰相,但他的政治班底是跟着朕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所以他自然不会对南北分榜感同身受?

  那老狐狸能出面,还是看在拉拢人心的份上,和刘基怎么一样?

  刘基虽然跟着朕也很久,但他可不是淮西人,若他肯真心依附李善长,也许就不会活得这么累!

  但李善长那人不是那么好跟的,他刘伯温也是心高气傲之人,

  所以这朕登基之后,摆在刘伯温面前的问题就是他如何自保,这老家伙也是硬气,竟然能拉拢一批人跟李善长打得有来有往!

  但你再看看他的班底,就明白刘基为什么会比李善长更在意南北榜一事!”

  朱标闻言,方才恍然大悟。

  如今朝堂之中,确实有两个政治势力隐约形成。

  其中一方,是以朱元璋最早打天下的那些淮西老兄弟为核心的那批人,李善长,徐达两人就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徐达是武将,长期领兵在外,李善长这位文臣就成为应天淮西帮的领袖。

  另一边,刘基拉拢了浙东老乡和官场上和他政治理念相近的一批人,也形成了一个对抗势力。

  二者看似相通,其实跟脚不一样。

  李善长的依仗是那些还在北方打仗的功臣,他对于科举取士这件事并不敏感。

  可刘基呢?

  浙东从宋时起,就是天下科举出进士的重地之一,刘伯温的根基就是那些浙东的老乡和依附他的低阶官员。

  对于浙东一派来说,科举是关系到他们身家性命的东西。

  如果刘伯温不出头,大概那些依附他的人马上就会做鸟兽散。

  “朕理解他的立场,但他也应该看出朕的初心,他刘伯温完全可以用更怀柔的办法,做到两全其美,可是他出此昏招!

  他倒是忘了,朕让他做御史中丞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让他用监察权去结党营私的,若是如此,朕何必用他?

  给他一个清闲职位养老去就是!”

  “希望刘夫子能明白父皇的苦心……”

  朱家父子的对话告一段落,另一边,御史中臣刘伯温走出皇宫,和进宫前的愤慨不同,他此时有些失落。

  等出了宫门,却有人等着他。

  这些官员要将他围起来,刘伯温摆摆手,让他们不要靠近!

  他独自一人,往前走。

  只是路过一人的时候,刘基说了一句:

  “陛下背后有高人,南北榜一事,决不可再提!

  你出身检校,可以去打听一下,陛下最近跟谁走得近,

  还有,也许从其他人身上,也能找到线索!”

  说完,刘伯温上了自己的车,车夫道:

  “老爷,您要回御史台?”

  “不,去许府!”

  刘基深吸一口气,这次陛下对他已经有了成见,他必须做点什么弥补一下。

  南北榜一事,他插不上手,但算学入科举,他还能帮得上忙。

  许存仁那老小子,大概还在为算学教材的事情发愁,

  他身为太史令,刚好数理学也是他的拿手强项之一,可以用上

  他来许府的时候,正好撞上许夫人出门。

  “见过老嫂子!”

  “是刘大人呀!”

  许夫人朝着刘伯温行了个礼,道:

  “你是来找老许的吧,我给你通报一下!”

  “嫂子有事您自去,还跟我客气做什么?我自己进去找他就是……”

  “行,他正跟他的学生聊什么呢,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你去吧!”

  刘伯温跟许夫人告辞,推门而进。

  “你小子给我鼓捣出个什么算学入科举,害得老夫霉运连连,你不帮为师擦下屁股?”

  许存仁从里边传出来的话,让刘伯温心神剧震。

  为了提高均订,作者调整了更新章节,每天变两更了,不过更新量不变,一样日万。如果我写得过来,每天0点后和中午十二点各一章,如果赶不及写完0点后一章改到早上。同样如果遇见出差或者工作忙,日更会暂时变成6000~8000字,时间宽裕之后会恢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xwtxt.com。笔下文学手机版:https://m.bxwtxt.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